“时来不道难为雨,直以无心最可怜”。
从《显微镜下的大明》第10集开始,程仁清的高光时刻不断涌现。
刑场投刃救人。
观众终于看到了曾经文武双全的书院魁首英姿。
伤后剖白过往。
让观众看到程仁清的不甘与悲愤。
一个文武双全的热血少年,一个曾经立志要为万世开太平的正义学子,为何变成《大明》前期唯利是图的铁嘴讼师?编剧一笔带过,信息点却相当充足。
程仁清虽是军户家庭出身,却从小受严父影响,心怀家国大义,抱有鸿鹄之志,勤奋苦读,终于成了书院最耀眼的学生,还赢得师妹芸娘的芳心。
两人的爱情故事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翻版,都是书院定情,都有一个反派马文才。
在爱情方面,程仁清与芸娘要比传说的版本幸福一些,没有父母阻挠,顺利的结为夫妻,但在命运方面,他们与《梁祝》一样是悲剧底色。
甚至,更现实,更扎心一些。
被芸娘拒绝了的马文才,没有通过父母之命强迫她出嫁,而是将仇恨转移到了梁山伯身上,试图证明自己比对方优秀,证明是芸娘“有眼无珠”。
一个才学不如对方的富家子弟如何证明自己呢?拼爹。
马父出手让马文才抢了程仁清的头名,马文才又出手设计让程仁清彻底失去科考机会,一对父子的算计,就这么决定了一个热血才子的命运。
这段台词里有个很微妙的暗示。
科考头名之位本身就被马家长辈们盯上了,也就是说,即使没有三角恋纠葛,才华始终保持在书院第一人的程仁清,也注定会在科考时遭遇打压。
爱情之争,不过是权贵的遮羞布罢了。
生而平等,在阶级分明的社会里并不存在。
乡绅之子马文才与军户之子程仁清,在后者眼中人人平等,可在前者眼中,投胎即决定了结果,前者是人,后者为畜,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肆意践踏对方。
从小志在“匡济天下、扫清时弊”的程仁清,出师未捷,便被乡绅集团轻轻一挥手堵死在起跑线,这对一位苦读多年的读书人来说打击可想而知。
妻子芸娘因贫苦拖延病情去世,更让程仁清心灰意冷。
普通老百姓心怀“修身治国平天下”的理想似乎只是个笑话,能救命的银子才是正道?从此开始,程仁清便走上了麻木人生,为钱财奔走,以钱财为理想。